日本專利:日本專利審査期間將大幅短縮
2014/05/28 國際日本政府提出了大幅縮短專利審査期間之目標,並公布了具體數字目標,預計在2023年之前,將從目前約30個月之審査期間,縮短至一半以下的14個月以内。
若上述目標可實現,則日本之專利審査速度將會成為世界最快,日本政府企圖藉此強化日本之產業競争力。
審查速度不及中國與韓國
根據日本特許廳之統計,日本從申請到取得權利之期間在2012年攀升至平均29.6個月。相較於歐洲(36.2個月)或美國(31.7個月)雖較短,但卻落後在電機產業領域與日本激烈競爭之韓國(21.6個月)與中國(22.6個月)。
若專利之審查期間冗長,企業就必須因應地提前開始相關事業,且投資回收也較為慢。在全球化之趨勢中,各國企業都會謹慎地評估地初次在何國申請較為有利,因此就各國政府之產業政策而言,縮短審查期間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就此,內閣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了「世界一流之智慧財產權立國」作為經濟政策成長戰略之一環,而本次之專利審查期間減半正是配合了此一目標。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除了強調「欲建構世界最快且最高品質之智慧財產系統」外,同時表示「企業必須重新認識智慧財產之重要性,並視其為經營戰略之要角」,期待藉由縮短專利審查期間來提昇日本企業之競爭力。
審查委員不足
但,現階段在實現專利審查期間減半上也有其課題,其中之一便是培養專門之審查委員。日本審查委員在2012年約有1700人,相較於日本,歐洲約有4000人,中國約有5700人,美國更達到約7800人,實際上日本可說是遠遠不足。從每一名審查委員之年度審查案件數來看,在2011年時,日本為233件,美國為94件,歐洲為52件,日本審查委員之負擔約為歐美的2~4倍。
隨著企業之國際活動擴大以及與海外企業之競爭越演越烈,在世界性規模之競争中,取得專利之重要性日益增加。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2013年主張專利合作條約(PCT)之國際專利申請件數,若按照企業來統計,日本松下為2881件,超過中國通訊機器大廠之中興通訊(ZTE)的2309件,睽違3年再次獲得首位。日本企業在世界上申請專利向來不遺餘力,因此當然也期望可強化與取得專利相關之國際性合作,但專家也指出,這方面仍需要政府提供協助日本企業可適切地在海外取得專利之支援對策。
取材自JCASTニュース
日本事務部 經理 陳威志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