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案公平會:仲裁首重公共利益
2002/10/22 台灣對於日前傳出美國微軟有意透過行政和解的方式,為在台涉及違法公平法一事尋求解套,據了解,公平會內部近日已展開一旦微軟提出行政和解的沙盤推演,公平會副主委陳紀元昨日公開聲明,未來公平會對微軟案的裁定原則將以「公共利益」考量為優先,陳紀元呼籲外界,不要逼迫公平會公開表明微軟案結案的期限,以免自掀底牌。陳紀元表示,公平會對微軟案的裁定,未來不外乎是處分、不處分或行政和解三種結果,不管公平會最後選擇那一種裁定結果,將以是否符合最大化的「公共利益」為主要考量。
不過,對於近來美國微軟有意擴大在台投資與合作,是否視為微軟對我政府釋出善意,甚至投資案未來會不會被公平會納入「公共利益」考量的範圍,陳紀元則表示,對於微軟的投資行為,由於與微軟案並無直接關聯,公平會不予評論,至於公平會未來將如何認定微軟的作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陳紀元並不願明講,僅表示微軟的回應重點,應與公平會目前的調查方向有關。
據了解,在上週公平會主委黃宗樂於立法院答詢時透露,美國微軟曾表達行政和解的意願,公平會方面已正著手進行相關的沙盤推演準備,公平會內部評估,未來即使認定微軟違法公平法,單一個案最高的處分金額也只才兩千五百萬元,而且面對微軟龐大的律師群及全球複雜的銷售體系,要調查到水落石出之日必定是曠日廢時,採取罰款的行政處分,也未必對微軟改變定價策略具完全的強制力,因此,經多方考量後,微軟案若能走上行政和解一途,應才較符合「公共利益」極大化的原則。
微軟公司是否藉由釋出遊戲機商機換取軟體壟斷案的行政和解?資策會執行長林逢慶昨天表示,台灣廠商與微軟等國際大廠合作,必須從商業邏輯與技術考量,讓國際大廠覺得有利可圖,不過這與政府是否同意行政和解是兩回事。此外,經濟部次長施顏祥也說,行政院已由政務委員蔡清彥組成自由軟體小組,研擬相關自由軟體開發工作。
林逢慶表示,交換技術與政府行政是兩回事,國內廠商雖然與國際大廠合作,但國際大廠還是在商言商,合作要讓大廠覺得有利可圖,如果台灣廠商沒有技術,這樣談判其實「不符廠商合作的市場機制」。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遊戲機市場三大陣容中,PS2較為封閉,主要委託日本廠商,術要求很高,台灣廠商很難突破;相較之下,XBOX較晚進入市場,發展空間比較大,因此可能對台灣廠商技術要求沒有這麼高。不過他也指出,台灣廠商不該放棄三個陣營任何電玩技術的轉移與合作,並應積極尋求進入市場。
此外,施顏祥也表示,經濟部歡迎所有國際廠商到台灣來洽談合作機會,提供商機。對於微軟公司副總裁明天將與行政院長游錫堃會面一事,他說,此一會面應屬於禮貌性的拜會,他不清楚是否會談到專業性的問題。不過,他強調,如果微軟願意釋出更多商機給國內業者承擔,經濟部一定會大力支持。
(摘自2002/10/22 中時電子報)